當前位置>文旅設計規劃 > > 正文
北京中經縱橫經濟研究院
為您提供文化旅游規劃設計的咨詢服務工作
北京中經縱橫經濟研究院(現更名為:北京中經縱橫信息咨詢中心)聯合國家科研機構以及發改委甲級資質工程咨詢單位為企業提供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項目申請,資金申請,立項報告,穩評報告,節能報告,特色小鎮,產業規劃,PPP項目,實施方案,市場調研,企業融資,IPO上市,美麗鄉村項目咨詢服務工作。具體聯系辦法如下:
北京總部:
單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國宏大廈(國家發改委宏觀院)B座23層
咨詢電話:010-65067990 65067996
圖文傳真:010-65066990
聯 系 人:李春風 孫薇
單位信箱:vip@21#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相關甲級資質(樣本):

山東省辦事處:
地址:山東濟南市泉城路天業國際大廈10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浙江省辦事處:
地址:浙江杭州市江干區新塘路19號采荷嘉業1號辦公樓3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江蘇省辦事處: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186號宏普捷座20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遼寧省辦事處:
地址:遼寧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55號信息產業大廈A座12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安徽省辦事處: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臨泉東路1號井中集團西三樓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陜西省辦事處:
地址:陜西西安市北大街凱愛大廈B座8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上海市辦事處: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中山西路2025號永升大廈15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江西省辦事處:
地址:江西南昌市東湖區八一大道357號財富廣場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湖南省辦事處:
地址:湖南長沙市芙蓉區五一東路235號湘域中央商務大廈12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山西省辦事處:
地址:山西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1號金茂國際B座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文化旅游規劃設計
文旅規劃,是一個地域綜合體內文旅系統的發展目標和實現方式的整體部署過程。規劃經相關政府審批后,是該區各類部門進行文旅開發、建設的法律依據。
發展背景
目前中國已進入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正是又一個消費需求急劇升級的時期,旅游消費漸成為國人消費的剛需,游客需求層次日益提升,原有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無法真正滿足新時期旅游消費者。文化旅游,一種以消費、體驗與享受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活動類型。"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使得文化旅游的涵蓋面極為豐富,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青睞與追求,文化旅游的開發,正好適應新時代要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廣闊的機遇。
旅游規劃設計的行業產值是非??捎^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從一系列數據來看,中國有31個省、16個城市群、333個市(地級)、2856個縣(含區、縣級市)。我們都將這些行政機構折算成縣級,算4000個縣,每個縣每年的旅游規劃經費算500萬(這實際上是很保守的,東部發達地區和重視旅游的區域,每年旅游規劃經費可以達到上千萬),500萬×4000=200億。另外,中國還有數以千計的景區(縣級或副縣級建制,成立管委會或管理局、管理處,比如九寨溝風景區管理局、狼牙山風景區管理處等,有的甚至是廳級建制,比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他們每年也要獨立出錢編制各種規劃。除此之外,隨著其他行業紛紛進軍旅游業,比如房地產行業,他們也要編制各種以旅游為主導的規劃。這一批算每年100個億,加起來就有300個億。每年旅游規劃領域保守算將有300多億的市場份額,而且隨著旅游業開始主導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旅游業被賦予新任務、新要求、新內涵,尤其是在當下“美麗中國”、“鄉村振興”的語境下,旅游規劃的重要性還會越來越重,對旅游規劃設計的需求也必定會越來越強烈。
文旅發展規劃編制重點
(一)重新梳理文旅資源與現狀
目前我國的旅游資源評價體系是在傳統觀光旅游發展階段形成的,很難滿足體驗旅游時代的游客需求。我國地域廣闊、人文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以及多種公共資源,均可與旅游資源進行融合,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
文旅融合專項規劃編制應突破傳統的資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夠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質、對客源市場有吸引力、整合后能在具有充分市場競爭力的文化旅游資源。建立“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現代文化”的旅游資源分析框架,深挖文化旅游資源內涵,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資源價值評價體系,篩選出對規劃區最具價值的文化旅游資源。
首先,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的內涵需挖掘。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具有較大重合性,但傳統旅游資源的邊界在延伸,文化旅游資源不再是單一的某個景點或具象的吸引物,它可以是一種城市氣質,也可以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對應的規劃編制中要將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解讀,充分挖掘地方的資源價值;吸引更多旅游者,實現產業發展和文化保護的雙贏。
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資源內容在擴充。除了傳統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外,以現代文化為支撐的城市創意圖書館、博物館、音樂節、小劇場等都成為熱門的旅游資源。
(二)明確文旅融合發展目標與戰略
堅持“以文強旅、以旅興文”,結合當地文旅資源等級和分布,明確各地文化旅游發展重大任務、重大項目、重大產品,在此基礎上明確規劃區的文旅融合總體發展目標,并且明確產業增值、區域布局合理性、產業結構優化、產品與服務提升等具體目標。
在充分了解當地文旅資源、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分析出地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明確地區發展目標和文化定位,完成當地文旅發展的結構調整和重構,制定出文旅產業發展的詳細戰略和實施方案,培育形成文旅創意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推進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形成旅游、文化、體育、娛樂、康復、餐飲、傳媒等融合的產業體系。
(三)制定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
對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原生文化等優秀地域文化及遺址遺跡進行保護和修復,保護和培養傳承人,通過文旅保護與利用專題明確保護范圍、規劃目標、功能分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明確保障措施等,實現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開發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需要在分析歷史遺存、民族服飾、特色民居、民間工藝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現狀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開發利用分析民間習俗、節慶活動、儀式、語言、書法、舞蹈、音樂、戲曲、雜技、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現狀,構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利用為核心的開發利用體系。
(四)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通過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等多種創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產業布局。其中,注重文化創意與旅游融合發展,明確文創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領域,完成當地文創產業發展的結構調整和重構,制定出文創產業發展的詳細戰略和實施方案。要挖掘文旅消費的新動能,構建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建設文旅融合創新業態系統。對于重點產業項目,應該確定行動目標,分解行動任務,保證重點項目的先行突破和落地。
(五)明確重大項目及其空間布局
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對國土空間進行統一部署,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性規劃融合,推進“多規合一”。所為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
(六)針對重點領域明確戰略導向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要明確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重要區域,找準突破發展的切入點、解決核心問題,發揮戰略導向作用,確保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針對重點領域和重要區域要有針對性的明確戰略導向,挖掘其發展價值,準確把握其發展特色,并使其成為文化和旅游發展的尖刀,形成突破發展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