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經研究 >
工程鉆機項目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 2019-04-23 15:16:45 來源:中經縱橫
第一節 產品定義、性能及應用特點
在地質勘探中,帶動鉆具向地下鉆進,獲取實物地質資料的機械設備。又稱鉆探機。主要作用是帶動鉆具破碎孔底巖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內的鉆具??捎糜阢@取巖心、礦心、巖屑、氣態樣、液態樣等,以探明地下地質和礦產資源等情況。
工程鉆機是鉆機的一個分類和擴展,顧名思義,工程鉆機是用于高層建筑、港口、碼頭、水壩、電力、橋梁等工程的大口徑灌注樁施工的鉆機。
第二節 行業發展歷程
目前以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在地質鉆探施工中得到應用的巖心鉆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立軸式巖心鉆機,另一種是全液壓動力頭巖心鉆機。立軸式巖心鉆機在我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研制成功,至今仍是我國地質鉆探的主要機型。全液壓動力頭鉆機以其優良的技術性能,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出世以來,發展迅速,后來居上,目前在世界上發達國家已經基本全部取代了立軸式鉆機。
我國的鉆探技術人員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也嘗試過研制全液壓動力頭鉆機,并做出了樣機。由于當時我國的液壓技術水平低,導致鉆機性能不佳,沒能進一步推廣。本世紀開始以來,我國的鉆機研制單位開始了新一輪全液壓動力頭鉆機研制攻關。2006年,在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地質大調查項目的聯合支持下,勘探技術研究所率先在國內推出具有實用水平的YDX-3型1000m全液壓動力頭鉆機。略……
第三節 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一、2009年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2008-2009年一季度我國CPI&PPI走勢圖
09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努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民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7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00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1968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29077億元,增長7.4%。
1、農業生產開局較好,糧食播種面積增加。
預計全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081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35萬公頃,已連續6年增加。其中,夏糧面積2716萬公頃,增加34萬公頃;早稻面積586萬公頃,增加15萬公頃;秋糧面積7512萬公頃,增加86萬公頃。冬小麥總體長勢較好,一二類苗比例達到82.5%。一季度,豬牛羊肉產量161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0%。
2、工業生產增長企穩,企業實現利潤總體下降。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3.8%,3月份增長8.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0.1%,集體企業增長3.5%,股份制企業增長7.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1.4%。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4.5%,輕工業增長6.8%。分行業看,39個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保持增長,6個行業下降。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長3.7%,中部地區增長5.2%,西部地區增長11.8%。工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一季度,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07%。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191億元,同比下降37.3%。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3個行業利潤下降,4個行業出現虧損。但部分行業仍保持增長或扭虧為盈。紡織服裝業實現利潤增長15.6%,家具制造業增長24.7%,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去年同期凈虧損194億元轉為盈利117億元。
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投資結構有所改善。
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129億元,同比增長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3562億元,增長28.6%(3月份增長30.3%),加快2.7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4567億元,增長29.4%,加快11.1個百分點。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投資增長快于第二產業,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85.0%、26.8%和29.1%。分地區看,中西部投資增長明顯快于東部,東部地區城鎮投資增長19.8%,中部地區增長34.3%,西部地區增長46.1%。
4、國內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縣及縣以下市場銷售快于城市。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98億元,同比增長15.0%(3月份增長14.7%),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5.9%,同比加快3.6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9834億元,增長14.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9564億元,增長17.0%。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家具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4.1%,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0.2%,汽車類增長11.1%。
5、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工業品出廠價格環比降幅縮小。
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6%(3月份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9%,農村持平。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0.5%,煙酒及用品上漲2.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2.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3%;衣著下降2.4%,交通和通信下降2.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0.5%,居住下降2.9%。一季度,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下降0.8%(3月份同比下降1.5%)。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環比降幅逐月縮小,其中1月份環比下降1.4%,2月份環比下降0.7%,3月份環比下降0.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下降7.1%(3月份同比下降8.9%)。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1%(3月份同比下降1.3%)。
6、對外貿易大幅下降,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減少。
一季度,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億美元,下降19.7%;進口1832億美元,下降30.9%。進出口相抵,順差623億美元,同比增加209億美元。一季度,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18億美元,同比減少56億美元。
7、城鎮新增就業減少,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
1-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62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2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8.0%;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4.2%;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9.0%。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62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8、貨幣信貸增速加快,外匯儲備有所增加。
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5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5%,比上年末加快7.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17.7萬億元,增長17.0%,加快8.0個百分點;流通中現金(M0)33746億元,增長10.9%,回落1.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49555億元,比年初增加45812億元,同比多增3248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522619億元,比年初增加56163億元,同比多增29787億元。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19537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7億美元。
當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困難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較大,造成企業效益下降,財政收入減少,就業困難增多,經濟存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下階段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2009年全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展望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著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要保持我國的強勁發展活力,增強抵御國際風險的能力,需要做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不同政策組合下經濟增長三種情景預測
我們將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分為輕微衰退、低速增長和輕微復蘇三種情境,相應設計了三種不同力度的宏觀調控政策組合,模擬預測了三種可能情景下的中國經濟走勢。
1、平穩增長情景:GDP增長8.5%左右。
如果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經濟體低速增長但沒有陷入衰退,國際石油和糧價年均價格水平比去年有所下降,國內外沒有突發事件發生;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新舉措得到全面落實,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并根據實際運行變化,圍繞“保增長、促轉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或增加預算內投資2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保證對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等房地產項目的正常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經初步測算,預計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5%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速小幅回落到3.5%左右。第二產業受出口和投資減速影響較大,第二產業增速也由2008年的10.2%減速為9.6%。受金融、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服務業減速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增速比2008年低0.7個百分點。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08年23%下降到10%左右,多數制造業投資降溫;雖然有積極財政政策和災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仍然回落7.5個百分點,預計名義增長率達到1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幅預計達到16%左右,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世界貿易增長放緩使我國進出口同時減速,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分別將增長10.5%和12.5%,貿易順差約2000億美元,同比減少12%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預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考慮國內外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宏觀調控明確“保增長、促轉型”的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作出重大調整,給社會強烈的政策預期引導,防止了經濟景氣連續慣性下滑,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提供較為寬松的景氣環境。從現在掌握的信息資源分析,2009年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達到60%左右。
2、快速增長情景:GDP增長9%以上。
如果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在2009年出現復蘇,世界經濟實際情況好于預期,國際石油價格水平低于2008年,國內外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同時,擴大內需投資規模迅速形成實際工作量,實行“雙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中央財政發行建設國債或增加預算內投資3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8%左右,向在建和新開工投資項目(包括房地產)提供充足的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由2008年的25%下降到15%左右,但新開工的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和災后重建投資規模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較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達到24.5%。由于就業和收入狀況較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達到18%。
國際經濟形勢好于預期使出口增長17.5%,國內保持高增長使資源性產品的進口需求保持旺盛,進口增幅也達22.5%,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447億美元左右,同比減少6%。初步預計經濟增長率將保持9.5%以上的速度,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保持在3%左右的可承受范圍,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4%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經濟表現好于預期和宏觀調控全面擴張政策的力量重合,較好維持了經濟景氣,繼續保持就業擴大的局面,但可能進一步加劇能源、環境壓力,通貨膨脹的壓力較大。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在20%左右。
3、大幅調整情景:GDP增長8%以下。
如果我國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輕微衰退;國內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到5%以下,投資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雖有災后重建等政策性投資支撐,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4%,也比上年下降8個百分點;由于國內景氣下滑,進口增幅下降,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和8%,貿易順差同比減少20%。經濟增長率可能下滑到8%以下。由于經濟景氣明顯回落,物價上漲壓力減弱,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環境劇烈變化,使經濟降溫過快,就業壓力更加突出,金融壞賬快速浮出水面。我們認為,我國宏觀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必然會根據經濟運行變化適時調整政策力度,這一情景發生的概率僅為20%左右。
三、國家經濟環境對產品所在行業影響分析
2009年,金融危機席卷世界,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任何行業對未來的發展都充滿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在金融危機下一塊相對比較看好的領域,也將遇到機遇和挑戰。
1、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的機遇
從長遠來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目前的問題是暫時的、階段性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市場,預計2010年、2020年的年均增長率將分別為17.17%和10.31%,遠遠高于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平均增長率。
另外,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起步較晚、發展基數較低,規模龐大的經濟建設尚處于發展階段,諸多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水電建設等重大項目,特別是跨世紀的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宏偉氣魄,在中華大地上實現東西南北資源大調度,這些都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基礎。
鐵路和公路建設,電力和水利工程建設,當前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國家相關部門都已經列出了大規劃。從長期趨勢來看,工程機械行業依舊前景光明。
2、工程機械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用戶消費信心的下滑
自2008年9月份以來,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下滑,除了正常的銷售淡旺季等因素的影響外,更多的是由于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心理層面的影響。
實體經濟對于未來銷售形勢表現出的悲觀預期,在用戶企業方面就出現了觀望、等待、延期付款等現象,影響到了正常的銷售。
出口形勢:國際市場需求萎縮
近幾年,出口對工程機械行業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高,逐漸成為中國工程機械成長重要一股力量。但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市場的需求持續走弱,貿易保護主義表現出抬頭的趨向。
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直接減弱了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
工程機械行業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行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變化比較敏感。房地產行業是固定資產投資中除基建和采掘業之外能夠直接形成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比較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將成為工程機械行為發展的一大挑戰。
逆反消費心理所形成的“越拉越不動”趨向
當前,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投資計劃、出口退稅政策、人民幣匯率政策等等,所有初衷旨在擴大內需,拉動需求。但是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需求市場中,消費者是否出現“政策逆反心理”的現象,也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很大挑戰之一。
第四節 行業相關政策、法規、標準
1、“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期間建設項目綜述
在"十一五"規劃期間仍在施工的國家重大項目有;投資1500多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2002年底—2010年),5260億元的西電東送工程(2001~2010年),260億元的青藏鐵路工程(2001年~2007年)。另外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建設,總投資為2800億元左右,其中約64%%將投向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在此期間,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及世博會場館建設都將有力拉動我國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從長遠來看,我國工程機械業發展的前途仍是光明的,仍有其發展后勁與動力。
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弱
"十一五"規劃在有關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容中,強調要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水平,而國家將主要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強化政策支持。
由此可以推斷,未來工程機械國產化所能獲得的政策支持將相對較弱,國內企業需要更多地憑借自身的力量與跨國公司抗衡??鐕驹诋a品創新、質量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其產業布局的逐步展開將把行業競爭引向深入,市場銷售將進一步向大型企業集中,并呈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
技術創新與做專做精是發展關鍵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一五"規劃的核心就是要以提升原始自主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增強企業和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外兩個市場上占有更多的份額。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高新技術領域與國外同行存在10~15年左右的差距,在近十年來,由于國內行業忽視了技術創新工作,為搶占市場而出現了產量高、產品粗放的現象,使這個差距進一步拉大了,為此,行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
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專家分析認為,國內龍頭企業與跨國公司相比還相當弱小,且財務狀況明顯較差,成為具備國際經營能力的巨頭企業的可能性較低。而那些集中精力在部分產品和市場上形成核心競爭力,并以毛利潤為導向的專家型企業則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因此可以推斷,在工程機械行業新的競爭格局中,相當多的國內企業將成為跨國公司生產與市場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或者在激烈的競爭中消亡,而少數在產品和服務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有可能成為與跨國公司并立強勢企業。
工程機械行業的"十一五"規劃是一個承前啟后、任務繁重、前景光明,且充滿挑戰的計劃,只要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找準自己的目標,奮起直追,敢于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就能將我國從工程機械制造大國變成工程機械強國。
2、相關標準
1)MT/T356-2005煤礦井下安全工程鉆機
2)DZ/T0176-1997回轉式工程鉆機
本標準規定了回轉式工程鉆機的型式、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以洗井液或空氣為循環介質,鉆進工程基礎孔的機械回轉式工程鉆機。全液壓回轉式工程鉆機可參照使用。略……
第五節上游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1、2008年鋼材行業發展現狀
2008年是不尋常的年份,國內鋼材市場變化可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鋼鐵產量逐月增加,資源供給超常增長;鋼材需求逐步減少,供需矛盾不斷擴大;鋼廠價格逐月上漲,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下半年,經濟形勢急劇變化,市場預期發生逆轉;鋼材需求大幅減少,市場價格大幅下跌;鋼廠價格大幅下調,鋼鐵產量逐月下降。
2008年上半年,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逐月增加。粗鋼平均日產量由1月份的130.9萬噸上升到6月份的156.5萬噸,創歷史新高,相當于全年5.7億噸的水平;生鐵平均日產量由1月份的122.9萬噸上升到6月份的144.6萬噸;鋼材平均日產量由1月份的148.1萬噸上升到6月份的179.6萬噸.。主要鋼材品種產量快速增長。1-6月累計產量和比上年同期增長,棒材2573萬噸,增長20.1%;厚鋼板1050萬噸,增長26.5%;中板1789萬噸,增長23.1%;中厚寬鋼帶3942萬噸,增長35.4%;熱軋薄寬鋼帶1056萬噸,增長23.0%;冷軋薄板852萬噸,增長15.2%。值得關注的是鋼筋產量同比下降1.1%。
由于產量快速增長,出口下降,主要鋼材品種國內新增資源量(產量+進口-出口)超常增長。上半年國內新增資源量比上年同期增長,棒材2296萬噸,增長21.9%;厚鋼板968萬噸,增長39.3%;中板1548萬噸,增長21.9%;中厚寬鋼帶3546萬噸,增長38.0%;熱軋薄寬鋼帶1028萬噸,增長27.6%;冷軋薄板860萬噸,增長16.5%。
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放緩,工業增速減緩,外貿出口增速回落較快,國內鋼材需求增長呈下降趨勢。上半年,我國GDP增長10.4%,比上年同期減緩1.8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10.6%,二季度10.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增速同比減緩2.2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增長16.0%,增速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0%,增速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外貿出口增速回落較快,進出口總額123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其中,出口額6666億美元增長21.9%,比上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1370億美元,增長2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1168億美元,增長8.9%,增速同比下降8.9個百分點。上半年,與鋼鐵行業密切相關的工業品產量雖然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長,但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上半年累計產量及同比增長,水泥64801萬噸,增長8.7%,增速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汽車535萬噸,增長17.6%,增速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家用電冰箱2558萬臺,增長10.3%,增速同比下降11.7個百分點,冷柜660萬臺,增長2.9%,增速同比下降38.1個百分點;房間空調器5505萬臺,增長6.7%,增速同比下降16.6個百分點;家用洗衣機1919萬臺,增長18.1%,增速同比減緩1.8個百分點。
由于鋼鐵產品產量大幅增加,出口下降,國內鋼材新增資源量超常增長,而鋼材需求增長逐漸下降,市場供需矛盾不斷擴大、累積;社會庫存向鋼廠轉移,鋼廠庫存逐漸增加。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資料,2008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協會會員單位)鋼材期末庫存與年初相比,3月末增長19.8%,6月末增長23.9%,9月末上升到42.4%,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10.4、11.1和41.5個百分點。
2、2008年鋼材市場價格變化
2008年上半年,隨著鋼鐵產品產量的增加,鋼鐵企業為了轉移生產和運營成本的大幅增長,大幅度提高鋼材產品出廠價格。如武鋼、鞍鋼和寶鋼7月份表列出廠價格(6月份已出臺)與上年12月相比,熱軋卷(SPHC、4.75×1150×Cmm)表列出廠價格每噸分別增加1600元、1750元和1700元,分別增長40.6%、50.4%和46.0%;冷軋板卷(SPCC、1.0×1250×Cmm)表列出廠價格每噸分別增加1980元、1850元和1700元,分別增長46.6%、44.9%和37.0%;熱軋中板(Q235、厚度11-14mm)表列出廠價格武鋼每噸增加1650元,增長36.9%,鞍鋼(厚板線)每噸增加1850元,增長43.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每月發布的全國主要鋼鐵企業“中厚板產銷存情況及熱軋寬鋼帶軋機生產情況分析“中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中厚板生產企業中厚板平均銷售價格,2007年12月份為每噸5332元,2008年6月份上漲到每噸7169元,8月份上漲到全年最高售價每噸7400元,比上年末上漲2068元,漲幅為38.8%;全國主要熱軋寬鋼帶生產企業熱軋中厚寬鋼帶(卷、板)平均銷售價格,2007年12月份每噸4409元,2008年6月份上漲到5996元,7月份達到全年最高售價每噸6240元,比上年末上漲1831元,漲幅41.5%。又如II級螺紋鋼(直徑20mm)表列出廠價格5月末與上年12月末相比,廣鋼、江蘇沙鋼和唐鋼每噸分別增加960元、1100元和1370元,分別增加19.7%、23.2%和31.6%;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三個鋼廠6月份分別下調了出廠價格,廣鋼每噸下調150元,沙鋼下調180元,唐鋼下調250元。
隨著鋼廠出廠價格的大幅增加,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發布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2008年6月末為161.47點,比上年底125.12點上升36.35點,增長29.05%;其中長材6月末為163.95點,比上年底131.89點,上升32.66點,增長24.31%;板材6月末為161.31點,比上年底125.48點,上升35.83點,增長28.55%。以上海市場價格為例,主要鋼材品種市場價格,II級螺紋鋼(直徑20mm)6月份最高價格(以下同)每噸5430元比上年末4350元上漲1080元,漲幅24.8%;熱軋卷(Q235、4.75×1500×Cmm)6月份每噸5870元,比上年末4700元上漲1170元,漲幅24.9%;冷軋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份每噸7480元,比上年末5580元上漲1900元,漲幅34.1%;熱軋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噸6750元,比上年末5070元上漲1680元,漲幅33.1%。
由于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工業增速大幅下降,鋼材需求大幅減少,鋼材市場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上漲后,從2008年6月中旬開始逐月下跌,9月份跌幅加大,10月份大幅下跌,月度下跌幅度之大為近年來之最,11月份跌幅趨緩,12月份出現小幅回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發布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6月末為161.47點,11月末下降到102.30點,跌幅36.64%,其中,7月末160.99點、8月末152.22點、9月末143.93點、10月末108.59點、11月末102.30點、12月(22-26日)回升至103.30點。以上海鋼材市場價格為例,II級螺紋鋼(直徑20mm)6月份最高價格(以下同)每噸5430元,11月末3460元,跌幅36.3%,12月末回升到352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80元;熱軋卷(Q235、4.75×1500×Cmm)6月份每噸5870元,10月末3150元,跌幅46.3%,11月末回升到3400元,12月末升至37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350元;熱軋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噸價格6750元,11月末3800元,跌幅43.7%,12月份價格平穩,月末為380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50元;冷軋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末價格每噸7480元,11月末4250元,跌幅43.2%,12月末回升至45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430元。
鋼材需求大幅減少,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迫于市場壓力和鋼材庫存的大幅增加,面對買方市場,2008年下半年鋼鐵企業開始競價銷售,紛紛大幅下調出廠價格。值得關注的是螺紋鋼的出廠價格,6月下旬便開始下調,而熱軋卷和板材的出廠價格在7、8月份才開始大幅下調。如武鋼、鞍鋼和寶鋼9月以后,部分鋼材品種,每月的下調幅度在每噸500元以上,有些品種下調幅度在1000元左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發布的全國主要鋼鐵企業“中厚板產銷存情況及熱軋寬鋼帶軋機市場情況分析”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中厚板生產企業中厚板平均銷售價格8月份為全年最高價位,每噸售價6240元,8月、9月、10月和11月分別下降到6093元、5666元、4512元和3495元,11月份比7月份下降幅度44.0%,11月比10月下降1017元。
3、進出口狀況
2008年12月份我國出口鋼材317萬噸,比11月份回升22萬噸,與2007年12月份相比下降33.73%。2008年全年累計出口鋼材5923萬噸,同比下降5.5%;也是2002年以來連續6年增長后的首次下降。
2008年全國鋼材出口趨勢
2008年12月份我國進口鋼材93萬噸,較11月份下降9.7%,與2007年12月相比下降30.33%;鋼材進口持續6年下降,2008年全年累計進口鋼材1543萬噸,同比下降8.6%。
2008年全國鋼材進口趨勢
4、發展趨勢
2009年仍將是我國經濟發展更為困難的一年,經濟增長將比今年進一步放緩。2009年國際經濟低迷將進一步收縮我國外部需求,2005年至2007年我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2007年我國GDP為32801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占GDP的66.3%,出口總額占37.5%,經濟增長中有2.6個百分點靠外需拉動,2009年我國對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可能全面放緩。
我國經濟周期已經進入到下行的調整周期,和世界經濟危機疊加的情況下,盡管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但明年仍將會非常困難。中央“保增長”的各項措施的落實,仍將使我國經濟保持在9%左右的較快增長。
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可能達到5.3億噸左右,比2008年增長5%左右。09年我國的鋼材需求將低速增長,外部需求將比今年大幅減少,鋼材出口將比今年進一步下降,我國外貿出口及相關加工用鋼,占國內市場粗鋼消費量的24.5%左右,間接出口鋼材將減少;螺紋鋼和線材低增長和低需求,生產企業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適時調整供給;板材和寬鋼帶高產能和低需求,市場變化取決于鋼鐵企業產能釋放程度和品種結構調整的力度;
鋼材市場價格整體水平二季度可能進入上升通道,下半年可能高于上半年;另外影響市場的因素是復雜多變的,市場是動態的,上面的判斷僅是根據目前狀況做出展望。
第六節 下游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工程鉆機主要用于工程鉆機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港口橋梁等工程,以下就以建筑業為下游進行分析。
1、發展現狀
1)宏觀環境向好拉動建筑業高增長
2001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與建筑業密切相關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FAI)總額增速持續在15%以上的高位運行,2003至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達到了24%以上。建筑和安裝工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基本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走勢相似,近幾年增速也維持在25%。
由于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基本決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場規模,近年來FAI持續高位,導致建筑業總產值及利潤總額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動。2006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40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9%;利潤總額達1071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8%。2007年,建筑業總產值為50018.62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20.4%,實現利潤總額1561.1億元,比2006年增長30.9%;2008年1-9月,建筑業總產值達到37552億元,同比增長22.8%,全國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35億元,同比增長26.8%。如此高速的行業利潤增長在近幾年行業持續高景氣中也實屬罕見。
2006-2008年9月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2006-2008年9月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2、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尚未對我國建筑業造成明顯影響
2008年9月美國金融界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大動蕩,繼而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了影響,這勢必造成全球建筑業風險增加。就承包工程項目而言,利率風險與匯率風險同時存在。
2008年在國際大背景下,中國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增加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但截至到2008年10月底,我國建筑業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長。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建筑業完成總產值37552億元,同比增長22.8%,全國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35億元,同比增長26.8%;2008年1-10月份,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達到429.2億美元,同比增長46.4%;新簽合同額816.5億美元,同比增長57.9%。金融危機似乎尚未對中國建筑企業在國內及海外的經營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但是相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建筑業的沖擊只是還沒有大面積開始,我國40%的GDP靠的是出口,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我國的出口,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外貿訂單出現驟減,考慮到滯后性,金融危機給建筑業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此輪金融危機直接導致房價開始下降,直接影響了全球建筑業和相關行業的投資增長,而消費者的需求也逐漸萎縮,削減了國內經濟增長率,因此對待投資周期性較強的建筑行業,應當逐步增加趨勢性、戰略性投資比例,另外我國建筑商今后在海外承接新項目需要更加謹慎。危機面前,總是危險與機遇并存。我國建筑商也可以考慮適時轉型,以規避風險,從而變危機為機遇。
3、房地產市場量價齊跌,但基本面向好,帶動建筑業發展
2008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多項數據不容樂觀,全國房地產市場多數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1-8月份,全國有20個省市的住房銷售量處于下降的態勢。雖然2008年房地產行業發展放緩,但房地產開發投資未受影響,同時也帶動了建筑業的發展。2008年1-8月,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8430億元,同比增長29.1%;住宅完成投資13385億元,增長31.7%。外界擔心的房地產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投資下滑現象并未立刻出現。此外,由于建筑業增加值是經濟未來發展的先行指標之一,跟隨建筑業發展的投資和生產增長需求也將逐步釋放。
2008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內國際因素共同作用下,除少數起步較晚的地區仍然保持穩定外,我國大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已先后步入調整與轉型期。盡管樓市運行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還是好的。
4、2008年我國建筑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自2008年初以來,鐵路累計投資增速與當月投資增速呈現急劇上升的態勢,我國鐵路投資進入加速階段。2008年1-9月我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2億元,增幅為54%;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6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6億元,增長71.1%。
2008年10月,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開始影響到實體經濟。中國的電力、煤炭、鋼鐵需求都在銳減。2008年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核準了公路、機場、核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截至2008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規模遠超過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鐵路建設預算的1.25萬億元。大規模鐵路建設的推進,成為了“拉動內需的龍頭”。并且2008年10月底鐵道部表示全年將爭取超額完成500億元基建投資,第四季度約為1,500億元,預計全年將達到3,500億元,2009年計劃完成鐵路基建投資達到6,000億元,未來三年我國鐵路計劃投資規模將超過3.5萬億元。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明確提出要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截至2010年底,用于擴大內需各項政策的總投入將高達4萬億元。按照這些政策,投資與消費的作用將成為未來兩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馬達”,也將成為我國抵御全球經濟衰退的利器。略……
上一篇 : 工程機械用儀表項目市場分析
下一篇 : 工業電子內窺鏡項目市場分析